中国成都,2023年11月8日——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与施耐德电气主办、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协办的第四季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线下共创会在成都举行。自8月首次线下共创会以来,9家加速营企业与项目经理、专家导师、一线客户及生态伙伴围绕场景课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调研和研究。时隔两个月,各位联合共创伙伴再次相聚,将在技术融合、测试验证等方面继续发力,汇报PoC(概念验证)阶段性成果,齐心向联合共创的“冲刺阶段”加速迈进。
在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下,技术创新是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石。顺应时代趋势与现实要求,施耐德电气已连续四年发起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发挥技术优势、智库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联合产、学、研、用,集结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创新企业,并汇聚学术专家、一线客户等行业领军者,共同探讨行业最新趋势、专业需求痛点、技术路径演进以及市场应用前景,弥合技术构想与制造实践的现实区隔,赋能行业伙伴实现互利共赢、融创发展。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把氢能列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指导下,我国氢能产业进入了发展新阶段,绿氢在工业领域的多元化、商业化应用正在提速加码。此次线下共创会聚焦“绿色智能制造与绿氢产业链”,以期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研究讨论,拓宽入营企业的创新思路、探索更多创新场景、激发创新灵感,为绿色智能制造在绿氢行业的发展贡献新思路。
在活动现场,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总目标指引下,成都科学城于2021年正式揭牌,目前已成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区。这些成果,离不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施耐德电气等众多企业机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未来,成都科学城将为创新企业和交流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共同推动创新落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绿氢技术经济研究所徐华池博士分享了制氢在能源开发上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在双碳目标下,氢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氢能应用场景也愈加丰富,但氢能产业也面临着运维管理、系统效率、运输存储等诸多挑战。智能制造是制氢行业实现上下游协同效率、降本增效的必要途径。”